图文/来自新浪微博 吴人
吴桥的古墓曾经在城南罗屯、陶庄一带发现古墓八座,有铁路西的汉墓、小马厂的东魏墓等,均为砖砌单室券顶墓,可惜大多已经被破坏,何人墓址更无从考。
至于孙膑墓,县志上讲“战国孙膑墓在城东南十五里,坟后有庙,其村即名孙公庙。”仅从这条信息上来看,孙膑葬于吴桥实不足信,从某些文史资料上看,孙膑墓于镇江招隐寺或鄄城县倒是有可能。
至于城北,吴桥古墓更难寻觅,有苏家冢村,名字由来据说因为村中有大冢,但也从来没有发掘过,县志上这样描述的“苏家冢在城西北十里,士人掘地有砖甬道,遥与冢基通,深不可入,遂覆之,无知其为谁冢者,姑存以俟考。”
吴桥历史很悠久,也是人杰地灵之地,可惜墓存少的可怜。
要想探究在吴桥墓葬过的历史名人,只能从各种文史资料上来考究,我曾经写过“吴桥流传下来的墓志铭有多少”,共涉及11位,包括张玉、范永年、刘泽厚、李懿、万邦翰、王作肃等,这些名人因为在吴桥有墓志,肯定葬于吴桥。
附
吴桥流传下来的墓志铭有多少
所谓墓志,是古代埋藏在墓内的石刻,刻有死者生平事迹,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亦指墓志上的文字。
《新唐书·李栖筠传》:“ 栖筠 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墓碣、墓表、墓志、墓记、埋铭》:“墓志,则直述世系、岁月、名字、爵里,用防陵谷迁改。埋铭、墓记,则墓誌异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三》:“字亦作志,则墓志用之,墓志或文或笔,体不一定。”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表示悼念和安慰。
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偶尔),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大多)。主要是对死者一生的评价。墓志铭中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
明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至论其题,则有曰墓誌铭,有誌有铭是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碑表志铭之别》:“ 宋湘东王作墓誌铭,藏於壙内。”
墓志与碑的区别,就在于墓志或墓志铭是埋在地下墓中,而碑是立于地上墓前 。
“墓志”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更是墓葬断代的确证。吴桥流传下来的墓志铭有多少呢?
其一:《敕赐祭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玉墓志铭》
其二:《敕赐祭葬明故南宁府知府封都罕院右佥都御史范永年墓志铭》文震孟
其三:《明故进阶承德郎辽东行都司断事王公暨配牛太安人张孺人合葬墓志铭》刘生中
其四:《明故节孝王母范孺人墓志铭》范景文
其五:《明故文学德启王君墓志铭》范景文
其六:《明故聊城主簿范君墓志铭》李懿
其七:《明故范文忠公墓志铭》
其八:《赠按察司佥事明故四川江安县知县刘泽厚墓志铭》徐元文
其九:《陕西按察司西宁道兵备副使李懿墓志铭》邢侗
其十:《户部主事督饷北平兼署道万邦翰墓志铭》袁懋德
其十一:《乙卯科举人署南宫教谕复园王公墓志铭》刘果实
有墓志铭的这十一位人,在历史上都是有所可考的,其中张玉、范景文、李懿、王作肃等都是一代重臣或名人。
《明故范文忠公墓志铭》在这十一墓志铭中行文最长,此墓志铭文引载于《畿辅通志》,为神道碑铭。
无论墓志铭的级别高低,总会后人留下不少信息,让已经模糊有印象变得有所清晰。
☼
是否还有其他名人,辑有关资料,葬于吴桥的名人录于下:
明敕赐祭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玉墓在城南三十里避雪店,旧郡志为文靖墓,注即公墓,门下士私谥曰文靖公(有志铭载艺文录);
明敕赐祭南宁府知府都察院右佥御史范永年墓在城南三里许,勾盘河阴(有墓表载艺文录);
明铜仁府知府敖文瑞墓在城东;
明旌表节王母墓在城北八里许王莽河东岸;
刘母墓孝子刘瑞庐墓其母之所在城东五里;
遐母墓孝子遐兴庐墓其母张氏之在城西南十五里;
扬州府知府王立墓在城西;
光禄寺署王暹墓;
陕西西安同知周尚志墓在城西三里许;
户部河南司主事周尚照墓在城西三里许;
江西临江府同知陆江西按察司佥事周尚忠墓在城东南二里许;
陕西按察司洮岷道兵备副使郜大经墓在城东北二十里;
国朝赐谥文忠明东阁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贞范景文墓附南宁公墓侧;
国朝赠按察司佥事四川江安县知县刘泽厚墓在城东;
国朝户部主事督饷北平兼署道万邦翰墓在城北十八里(有志铭载艺文录);
刑部郎中刘泽嗣墓在城东;
鸿胪寺鸣质杨诏墓俗呼杨家坟在城北一里许;
通政司通政使李天经墓附李懿墓侧(志铭艺文录);
江南分巡淮扬兵备道王同羹墓在城东十二里老黄河周;
河南信阳州知州王伯龄墓在城西北八里窖王庄西;
南宫县教谕王作肃墓;
内阁侍读兼翰林编修刘廷瑞墓在城东南三里何家堤;
浙江嘉兴府知府方林墓在城北边镇南;
翰林编修热河监察御史方城墓附方林墓侧;
翰林院庶士山西路安府同知祝德全墓在城三里沙王庄;
贵州平远州知州季炬墓在城南李家花园;
河南分守道兵备副使王允长墓在城西三里许,沙王庄南;
鸿胪寺序班刘掇科墓;
鸿胪寺序班刘继思墓;
章丘知县刘靖华墓;
吏部验封司郎中刘子正墓,以上四墓均在城南避雪店北。
这些都是明清时代的历史人物;
至于明清之前,见于史籍更少,唯一有记载的是宋门乡管庄后身古墓,葬着北魏大将军封隆之
父封回,任北魏司空。封隆之性宽和,有才华,初为奉朝请,历官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永安中期,担任抚军长史、龙骧将军、河内太守。天平初年,为侍中。韩陵之战中,高欢令隆之留守邺城。封隆之跟仆射孙腾,争娶北魏帝元修之妹平原公主元明月,魏主令妹自已选择,最后元明月嫁给封隆之。兴和初年,又为侍中。武定三年卒。赠司徒,加赠太保,谥曰宣懿。
早已被盗。
还有一座东魏墓,在《中国全史》中的《魏晋南北朝艺术史之工艺》有记载,“兴和二年到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吴桥县封思温夫妻墓出土瓷器6件。”
至于封思温是何许人也,就不得而知了。
吴桥金鼎古籍位于河北吴桥经济开发区,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署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生产企业。建厂十余年来,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做中国“最美的书”为宗旨。
创造了中国线装书历史上的四个第一
✎2006年影印了中国最全的百科类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2013年影印了中国最大的佛教巨著——《乾隆大藏经》
✎2016年建立中国第一家线装书博物馆——古籍印刷博物馆
✎2012年入选线装书行业唯一一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wqjdgj.com/zaiwuqiaoanzangguodelishimingren/672991d8f5aee.article_6_295.html
下一篇:
三千年书文化|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电子书
上一篇:
狮城传说——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