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政权刚刚建立,就广收宋代府库的书版,又从南方招募了许多刻工,刻书在南宋的基础上发展,没有多少根本性的变化,基本上沿袭了宋代的刻书。历史上一般宋元本并称,也说明元刻本的质量不亚于宋刻本。元刻本对雕版印刷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赵体字的广泛运用、版式的丰富、包背装的推广、话本的出现、牌记的变化等。
元代官刻、家刻、坊刻
中央官刻由兴文署掌握,刻印不多,此外还有广成局本、太医院本、太史院本等;地方官刻由各路儒学、州县学和书院进行。元代官刻本中较突出的是书院和州县学刻本。著名的有九路《十七史》本,即由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下属九路儒学分刻而成的,但实际上《宋书》至《周书》七种未刻,故也称元九路《十史》。另外,杭州的雕版印刷业仍旧很发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元代纂修的《宋史》、《辽史》、《金史》等官修史书,都交由以杭州为治所的江浙行省来刊刻。拥有一百多种书版的杭州宋国子监,被改为西湖书院,除印刷原版书外,又刻印了《国朝文类》、《文献通考》等。九路《十史》本现存《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隋书》、《南史》、《北史》等几种。各地官刻中著名的有广信书院的《稼轩长短句》,抚州路学本《雍虞先生道园类稿》,嘉兴路学本《大戴礼记》、《汲冢周书》、《诗外传》,集庆路学本《乐府诗集》、《至正金陵新志》等。
家刻本也很兴盛,现存著名的有岳氏荆谿家塾刻《周易》、《周礼》、《春秋经传集解》、《论语》、《孟子》、《孝经》等,有“相台岳氏刻梓荆谿家塾”牌记。有南丰丁思敬刻的《元丰类稿》,南丰王常刻的《王荆文公诗笺注》、淳安邵桂子刻的《邵氏世谱》以及茶陵陈仁子刻的《增补六臣注文选》、《叶石林诗话》,有魏天祐刻的《资治通鉴》,曹氏进德斋刻的《中州集》等。坊刻以平阳、杭州、建阳为中心,很多都是从宋代就开始刻书的老字号。杭州书坊虽不多,已不如南宋兴盛,但刻印技术和能力均较高。平阳成为了北方的刻书中心,平水
坊刻以医书类书及诸宫调为多。著名的为张存惠晦明轩, 金时就刻印过《滏水文集》,入元后刻印了《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增节标目音注精义资治通鉴》,配有插图,刻印精美,是平水本之上乘。此外还有梁宅刻的《论语注疏》,曹氏进德斋刻的《中州集》、《尔雅》等。建阳刻书业在元代也有所发展,书坊增到四十余家,著名的有余氏勤有堂、刘氏日新堂、刘氏翠岩精舍、虞氏务本堂等。元坊刻还出现了一些戏曲刻本,如《辅成王周公摄政》《藿光鬼谏》,《古杭新刊关大王单刀赴会》、《尉迟恭三夺槊》,《李太白贬夜郎》、《风月紫云庭》、《小张屠焚儿救母》等。
元刻本的特点与鉴别
赵体、黑口、无讳、多简化字是元刻本的显著特点。
字体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柔软活泼、隽逸秀丽,刻板印书流动不呆滞。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也有的是在欧体的基础上加进赵体的成分,结构和点划更流动、灵活。岳氏《九经》仿宋浙本的欧体字却更肥重。也有特例,江西南丰丁思敬刻《元丰类稿》,渗入点颜体字的味道。而相台岳氏本经注,因是覆廖莹中本,所以是欧体字。广信书院本《稼轩长短句》带有行书味。元建本字体仍用颜体,却比南宋时建本的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话本、杂剧也用颜体,但比较粗率。还有用行书的。如日新堂刻《伯生诗续编》,虽不板滞,却显草率。元平水本的字体比金平水本更近颜体,更挺拔。大都刻的《歌诗编》却是欧体字,接近蜀刻小字本的字体。另外,元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
版式
元浙本多是白口,也出现细黑口。都是黑鱼尾,或单或双。上鱼尾上方有时记字数,下方记书名简称和卷次;下鱼尾上或相当于下鱼尾处记页次。左右双边不定。个别的
刻本有书耳,如相台岳氏经注。有些记刻工姓名。元建本都作黑口有些还作细黑口,有些已变粗逐渐转为大黑口。都是双鱼尾,除黑鱼尾外有了花鱼尾。书名、卷次的简称在鱼尾
下方,上方有时记本页字数,下鱼尾下记页次,同南宋建本。四周双边或左右双边,不记刻工姓名,有些有书耳。鱼尾在元建本中还在正文中做提示读者的标记,在正文的小题之上加个花鱼尾,鱼尾下还有个圈。此外还有些刻本的大题都模仿平水本,作双行十字。元平水本为白口,双黑鱼尾,四周双边,书名、卷次、页次的位置同金平水本,有刻工姓名。有一个特例,即《歌诗编》不用鱼尾,宋元刻本中仅见。
纸张 元刻本用黄麻纸、白麻纸、白绵纸、竹纸印刷,也有用罗纹纸的。
元浙本多用白麻纸、黄麻纸,但后期纸纹较窄,约一指宽。也有用白绵纸的,较薄,不同于明代的白绵纸。无建本用麻纱纸,质地粗糙,也有用竹纸的,颜色深而质地硬。元平水本的用纸接近浙本,不同于建本。
避讳
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序跋题识 元浙本有些刻序跋题识,个别的有牌记,如相台岳氏经注、南丰王常刻的《王荆文公诗笺注》。元建本少刻序跋题识,多有牌记,且花式较为繁多。有的牌记扩大到半页,甚至有整页的,如刘氏翠岩精舍刻的《广韵》,最上横刻“翠岩精舍”四字,下面中间横刻阴文“校正无误”,再下是直行于八个大字“新刊足注明本广韵”,右、左边直行“五音四声切韵谱详明”、“至正丙申仲夏绣梓印行”。“明本”是指宋明州刻本,这是封面式牌记,开明万历以后刻书内封面的先河。元平水本个别有牌记,如张氏晦明轩刻本。牌记大且特别,如《重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首有整页螭首龟座碑形牌记,目录后有“平阳府张宅印”琴形牌记,又有“晦明轩记”钟形牌记。
//wqjdgj.com/yuandaikebendetedianyujianbie/6737f0b637378.article_6_184.html
下一篇:
古籍线装书是怎样分册的
上一篇:
古籍版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