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吴桥历史沿革或者县情,大多讲“燕吴王慕容垂尝引兵经过桥,故名吴桥。”
吴桥在夏商周名衮州,在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分九州,吴桥属衮州。
春秋战国时,吴桥县地属齐国,称齐赵界,而秦则属齐郡邯郸郡界,至汉则称安陵县、修县、将陵县、安德县,属山东平原郡辖。
到了宋朝,始将将陵县称吴桥,“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二里,开宝三年(960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隶沧州。按长河为今德州治,既并安陵入当尽有今吴桥地,而吴桥镇县治其以益保顺军者,则特割以东属如今德州卫所辖。”这些说法,源自于吴桥县志,光绪元年的历史记载毕竟比传说更为真实一些。
东光县的铁佛铸于北宋,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有一弃置多年的铁佛座,重数千斤,上铸有“吴桥镇”三字。从这则实物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吴桥在北宋时期仍为镇。
至于因吴王慕容垂有吴桥之说,当不足信,毕竞未见典章。也有见于记载的传说,言,吴桥县治有乾石桥,在城内南大街西范公祠东古堤,光绪年间尚存土人,相传盖房修屋者往往修屋挖出砖石,怀疑是吴桥故址。
另在县城外三里大河南岸俗传有吴家桥,有甘泉,吴桥得名于此。这样的传说,谁能考究呢,现在范阁老之墓也早已茫然无存了。
据说,在日军攻打吴桥旧城的时候,吴桥城内人民关起城门进行了一个月的英勇反抗,因此,吴桥城有了铁城之称,但最终还是由于寡不敌众,小城失守。坚固的铁城在历史沿革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
吴桥旧县城最初为土城,在古黄河桥(今铁城南关桥)北岸,创建莫考。城内街道也由张铎分划,俗呼九丁十八巷。
弘治十三年,知县李钦重修,正德三年刘铖益加筑鑿,城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阔三丈,建层楼里四门,每个城门上面都有铁匾,东西南北城门各称为:望海、拱辰、瞻岳、通卫。万历三年龚勉、四十五年毛焯、崇祯八年陈燝皆重修。
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余尚春改建成砖城。并对各个城门重新进行了易名,大学士范景文为此写下了《改建砖城碑》。
(河北古迹-澜阳书院)
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7),知县沈士濂领币六万二千,重建砖城。光绪元年署知县倪昌燮捐修城楼四座。
以上旧县城的历史沿革在《古今图书集成·河间府城池考》中也可以见到部分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概其看到吴桥旧县城的原貌:
全城呈矩形,非常整齐,城墙规整,四个转角建硬楼,八段城墙建成马面,全城共11座马面,四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建在各面城墙的中心,所以形成东、西城门相对,南、北城门相对。此城建八座马面,城外四面都有护城河围绕,没有弯道,这样使全城防御极其严密,固若金汤。
那么,千年杂技之乡—吴桥的称号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早在秦汉时期,吴桥就已经发展出杂技的雏形。1957年在吴桥境内小马厂村发现的一座东魏时期的古墓中,墓壁上就绘有“蝎子爬”、“倒立”、“肚顶”、“马戏”等杂技表演形象。这幅壁画被认为是吴桥杂技的最早记录。
(电视剧《闯天下》就是以吴桥艺人行走江湖为背景)
吴桥杂技博物馆馆长杨双印认为,吴桥贫瘠的土地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杂技的发展。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土地贫瘠便意味着贫困。不甘困苦的吴桥人结合当地古已有之的习武传统,发展出了一系列杂技绝活,并靠此行走江湖,卖艺求生。
如今杂技已不再是吴桥人唯一的生存手段,杂技艺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吴桥学习杂技的传统以及杂技精神依然存在。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一样,“世界杂技看中国,中国杂技看吴桥。”
不过,我也听说另一个版本,是父母告诉我的,“因为吴桥河少,没有桥,所以叫「无桥」,后成了它的谐音「吴桥」”。无论是怎样的答案,都多多少少有了神秘的色彩,我们愿意相信一切美好。
岁月的轮廓层层折叠,沉甸甸的埋上历史的痕迹,多少繁华,转眼荒凉,似乎再难为人知,又暗自消解了过往。但是,它的子孙—我们应该记住她,并常常给过去泼一瓢水,洗去蒙尘,照出吴桥旧日容颜,让苍白的岁月再次绚烂。
关于金鼎古籍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是一家由中国新闻出版署首批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生产企业。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金鼎古籍的线装书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业务范围:线装书创意、设计、制版;仿古线装书、精装书印刷、装订;家谱、县志、地方志生产;宣纸印刷;丝绸印刷、装订、工艺品制作;图书出售等业务。
//wqjdgj.com/wuqiaoweishimejiaowuqiaozheyounibuzhidaodetadeqianshijinsheng/673b8d251ec1a.article_6_267.html
下一篇:
还敢说自己很博学?这几个叠字怎么读你都不知道!
上一篇:
消逝的文化|亡佚千百年的中国古书都讲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