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沧州电
文/代晴
吴桥62岁老人孙志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探究家乡民俗掌故、人物风物,历时20年编写出版了《吴桥村庄杂谱》,想让更多吴桥人了解家乡,留住乡愁。
孙志强老人翻看自己创作的《吴桥村庄杂谱》---金鼎古籍承印
家乡是游子的根,但家乡地名怎么来的,过去什么样,经历何种变迁?恐怕很多人不甚明了。为弥补这样的遗憾,吴桥62岁老人孙志强搜集大量历史资料,探究家乡民俗掌故、人物风物,历时20年编写出版了《吴桥村庄杂谱》,想让更多吴桥人了解家乡,留住乡愁。
说说老吴桥那些事儿
“近代吴桥县的村庄经历了两次减员三次增员的变迁。有的村庄消失了,有的合并了。”孙志强告诉记者,他对家乡吴桥的依恋,让他总想挖掘一下那些早已存在,但即将流失的东西。
谈到吴桥一些村庄的源考,孙志强老人如数家珍:佛刘村,明朝时因战乱,刘氏先祖藏在佛像后面躲过一劫,故取村名佛留,后因姓氏改为佛刘村,沿用至今;于家集村,明朝永乐年间,于氏由山东即墨迁此定居,并设集市,取名于家集;南徐王村,五代十国以前,有一徐姓王爷在此居住,因二子不和,次子迁村北五里处重新建村,借方位和王爷爵名,取村名北徐王,原村便称南徐王村……
“受方言影响,吴桥一些村名有特殊读音,例如陈葛(gǎ)庄村、岳(yà)庄村、水波(pō)村、葛帛(bái)司庄村、李湛(zǎi )村……”孙志强老人笑着说。
《吴桥村庄杂谱》全书分63小节,附老照片、老地图,描述了吴桥县的建制沿革、村庄分类、部分村庄源考、集市歌谣,还有老吴桥的书店、剧团、地方小吃等,生动讲述老吴桥的那些事儿。
20年磨一剑出版新书
“我用20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几十万字,奔走多地考察印证,文稿修改了数十遍。”孙志强说。
孙志强有小生意要打理,一有时间便一心扑在编写《吴桥村庄杂谱》上。他查阅了不知多少遍光绪年版、康熙年版和1992年版《吴桥县志》,民国时期《吴桥志料》以及《吴桥县地名资料汇编》等重要文献;他还去周边县市图书馆,研究有关文史资料;旧书摊也是孙志强的“寻宝地”,为了几行记载,他常是毫不犹豫就买下整本书。
孙志强常说:“编写史志不能有丝毫马虎。”为印证史料,他一次次实地考察,寻访专家学者、知情人士。“老人是珍贵的资源,趁他们健在,要抓紧时间寻访。”孙志强说,在编写《新城桑园旧事》时,为确认当时的运河摆渡位置,他顶风冒雪骑行6里多地,赶到82岁老人李海彬家。“雪粒子打在脸上,针扎一样疼。一跤摔得半边脸都肿了。”孙志强回忆,短短一首老童谣,因口口相传出现不同版本,他咨询很多人,字字确认,最终找到了初始版本。
笔耕不辍创作数十万字
孙志强老人痴爱文学,写过很多新闻通讯、曲艺作品,几十年来笔耕不辍,累计创作数十万字。他写的山东快书,接地气儿朗朗上口,在当地很受欢迎。孙志强的老伴告诉记者,他孜孜不倦地坚持着自己认定的“文化事儿”。
《吴桥村庄杂谱》出版后,他将书无偿赠送给大家阅读。“虽然咱只是小老百姓,不是专家学者,但对历史文化、故土家园也有一份情怀。”老人认为,乡愁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文化,留住乡愁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继承。
一位当地读者读完后说:“我读到了老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故土的赤子之情和对文化的传承之责。”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是一家由中国新闻出版署首批批准设立的印刷古籍图书的生产企业。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3年金鼎古籍的线装书工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业务范围:线装书创意、设计、制版;仿古线装书、精装书印刷、装订;家谱、县志、地方志刊印、装订;宣纸印刷;丝绸印刷、装订、工艺品制作;图书出售等业务。
//wqjdgj.com/wuqiaoliuxunlaorenbianxiecunzhuangzapuliuzhuxiangchou/6784faacf8211.article_6_287.html
下一篇:
世界上最古老四大文字
上一篇:
吴桥史海:曾经的吴桥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