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诗词文集
家谱族谱
方志县志
书法画册
字画卷轴
厂长:谷秋生
手机:13703270687 0317-7345110
传 真:0317-7271186
微信公众号:jdgjys 
官网:wqjdgj.com
地 址: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开发区衡山道六号
印刷资讯

我的吴桥,我的城!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19-12-03 | 浏览量:4721907

土生土长的吴桥人都是伴随着这样的童谣长大的——

“飞机飞机你下来,我上去,我跟美国打仗去,你拿着枪,我拿着炮,打的美国拉拉尿”

“打罗罗,蒸馍馍,蒸几个啊,整八个。那一个呢,猫吃了,猫呢?上树了,树呢?火烧了,火呢?水泼了,水呢?老牛喝了,牛呢?耕地去了,耕了几亩?耕三亩,那一亩呢,地派子拱了,地派子哩?钻到砖缝去了,砖哩?垒庙了,庙哩?倒了,神哩,跑了。”

这样的童谣给我们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直到现在读到,还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吴桥是什么呢?对于不知道吴桥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也可能是一个名誉中外的杂技之乡的名号。

而对于吴桥人来说,吴桥是这样的——

 

吴桥县和吴桥村落的悠久历史

清康熙版《吴桥县志》载:“陶唐时治水分九州,邑当兖州之分”。在奴隶社会时期,黄河流域分九州,吴桥属兖州。

春秋战国时期,吴桥县地属于齐国,秦始皇26年灭齐,置齐郡,今县地属齐郡。

隋开皇6年,析东光县之东廊城置安陵县。时县地分属安陵县与将陵县。安陵县属观州;将陵县属德州。

民国元年(1912),吴桥县属直隶省河间府。

1945915日,吴桥县城解放,东吴县抗日政府进驻吴桥县城。

19462月,山东省政府决定按原疆域恢复东光、吴桥建制。吴桥县政府驻今吴桥镇,属山东渤海行署一专署。

19495月,吴桥县属山东省渤海行署沧南专区。

19506月,改属山东德州专区。

1952107日,吴桥县划归河北省,属沧县专区。

195811月,吴桥县与故城、景县合并,仍称吴桥县。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桑园镇,属天津专区。是年1220日,划归天津市辖。19617月,吴桥、景县、故城三县分治,恢复原建制。吴桥县划归沧州专区,县治桑园镇。

 

吴桥存在村落的历史课追溯到奴隶社会,而到了周王朝时,吴桥乡村组织已具规模。光绪年间,吴桥有村落571个,目前行政村有472个,绝大部分自然村是聚落型,即全村以户为单位,集中居住。吴桥村落多在本村土地中心营建,旧时多以土胚房为主,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村落。

 

吴桥盛传的民间故事

 

其一 刘秀、汉槐树与吴桥杂技

东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要对刘氏后代斩尽杀绝。仅剩下刘秀一人在逃,王莽派大兵在后面追杀。

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地方,被追赶了几天几夜的刘秀突然发现了一棵槐树,一个茅草棚,由于人困马乏,刘秀本能的从白赤途马摔下来,在草棚住着的吴桥艺人张贵成、张霞父女俩把刘秀救起,马上给刘秀做饭吃,张霞端着一个盘子,上面盖着一块手巾,当时看不出盘子里有什么东西,待张霞把手巾一拽,盘内变出食物。

刘秀惊讶,并草草吃了点饭。随后,王莽追兵已到,见马拴在槐树上,断定刘秀在草棚内,由于门和窗户上都是一圈钢刀,中间留一小孔,是张贵成练习“刀火门”节目的道具,王莽不知是什么机关,不敢进屋搜捕,下令把草棚烧成灰烬,把张贵成绑在槐树上乱箭射死后而退兵,哪知刘秀从后门早已逃走,张霞在草棚内的水缸内憋了一口气,安然无恙。

张贵成会硬气功,刀箭不入,装死而蒙混过去。若干年后,刘秀建起了东汉,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张氏父女两人给刘秀送马,张氏父女让刘秀给当年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给起个村名,让人们开荒种田。刘秀想了想说:就叫忘马店吧!后来,该村叫忘马店。现在这棵槐树还活着。

忘马店是吴桥县何庄乡的一个村。

 

其二 吴桥杂技与北京天桥的紧密联系

北京天桥在清朝年间是一块低洼荒凉的空地,后来成为吴桥艺人聚集的地方,那个地方在过去叫“小吴桥”,可是怎么改为天桥的呢?

这里有一个故事:

清朝年间,乾隆爷下江南回来路过北京的南门,看到“吴桥”二字,龙颜不悦,大家想啊,吴桥的“吴”字上面是一个口,下面一个天,皇帝是天子,怎么能让口字压住呢?于是命人把口字去掉,改为“天桥”。

吴桥人走江湖,那天桥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地,凡是出了名的吴桥杂技艺人,没有例外的,都在天桥撂过地儿,而在天桥撂过地儿的,走到哪都不会忘了这个茬儿,与人说起,那就是资本。

“走过京,串过卫,天桥街上撂过地儿。”列数吴桥近代的杂技名家,孙福有、孙凤山自不用说,“狗熊程”天桥八大怪之一,根就扎在天桥。戚福山在天桥成立的“北平童子团”;潘德林,在天桥组建“潘家童子团”。“卸锁大王”王玉林组建的“北京大马戏团”就扎在天桥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王玉林被邀请上观礼台,是天桥杂技艺人的代表。

 

其三 吴桥杂技世代相传之吕洞宾传艺纪晓棠

传说,唐代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没行贿,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

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

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

久而久之,吴桥成为杂技之乡。

 

吴桥生生不息的书文化--澜阳书院

澜阳书院位于吴桥县铁城镇,城关中学大门南侧,铁城镇中学院内,距县城十公里。东西长40米,南北宽8.3米,高8.3米,整体建筑面积460平方米,气势宏伟,保存完整,是现存书院中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清朝建筑,也是清代国学教育在吴桥留存至今的唯一代表性建筑。

澜阳书院旁边就是老吴桥县衙(已拆),后边就是城墙,原来还有城门和护城河。

据《吴桥县志》记载,澜阳书院始建于清康熙51年(1712年), 同治13年(1874年)知县劝集经费,扩建书院,仍用原名。清光绪29年(1903年)全国推行新学,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堂,至今仍为教学所用。调研中了解到,2003819日,文化旅游局协调铁城镇政府,在县一中南院墙外侧挖寻到“建后澜阳书院碑记”的一部分,石碑厚20公分左右,上书100多个繁体中文字,见证了澜阳书院的发展历史。

据《建复澜阳书院碑记》记载:当时任知县的张景良在城内创立澜阳书院,并培养出王问羹、吴棠糊等一代名流。到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倪昌燮扩建澜阳书院。书院从建院到1903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园。二百年间由该院经科举考取进士6人,举人若干,其中数人成国之伟才。书院存有范景文、董文敏、米万钟等名人石刻20块,藏书12橱,供诸生阅览(后书院石刻、藏书全部存入第一高等学校)。清光绪二十九年春(1903)知县张风台奉命将澜阳书院改为第一高等小学。至此,沿袭近二百年的书院结束。

 

吴桥那些逝去的民歌

其一 运河号子

“有明驰驿置连窝,一片粮帆接为何。雨少怕闻船搁浅,截流又唱回那歌”。

截流又唱回那歌”正是运河岸边纤夫和号工所唱,“嗨呀哈嗨!载下膀子探下腰,背紧纤绳放平脚,拉一程来又一程噢,不怕流紧顶风头。”吴桥为平原,运河水流和缓,船号也有别于旁处,平稳柔和,少紧张激烈。

 

其二 盖房子念喜歌

房子上梁的日子,有念喜歌的来讨口饭吃,念到:“喜喜喜,财财财,主家修房念喜歌的来。一进大门亮堂堂,原来修的是大北房。小小瓦刀七寸长,修了南方修北房。北房修的阁老府,。南房修得万年仓。东房修得金银库,西房修得西厢房。这木是好木,这梁是好梁。长在何处?生在何方?长在云南贵州,生在卧龙岗上。主人将木买到,一送送到吴桥作坊。师傅一声吆喝,徒弟着了忙。小刨子成了对,大刨子成了双。刨一个八宝镶金梁。扔坯的哼哈二将,挑水的东海龙王。”

 

值得吴桥人骄傲的吴桥三大名片

杂技+线装书+石影雕

 

吴桥杂技—吴桥有桥通天下,杂技为媒连九州。

国家非遗项目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

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

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

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

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吴桥杂技奉行: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象这样的村在吴桥不下五十个。

20076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吴桥县的王保合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吴桥线装书工艺

一书一叶蕴含天地世界,一针一线尽显工匠精神。

省级非遗项目

线装书工艺是一种传统手工装裱技艺,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不断演进的标志和形式。“线装书”装订技艺在经历五百多年的沿袭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变革与完善。

金鼎古籍线装书工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一本精美的古籍线装书的装订制作需要经过理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齐栏打眼穿纸钉、粘封面、配本册、切书、包角、复口、打眼穿线订书、粘签条、印书根字等一系列环节。金鼎古籍线装图书与众不同的一大特点是:印刷采用宣纸手工印刷,纸页折好后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

线装书一般打四孔,称为“四眼装”。精装及较大的书,在上下两角各多打一眼,就成为六眼装。根据需要还有八眼装、十眼装等。讲究的线装,除封面用绫绢外,还用绫绢包起上下两角,以资保护线装书。线装书装订完成后,多在封面上另贴书笺,显得雅致不凡,格调高贵。

传承人谷秋生于2006年创办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引入现代化生产工序,先后承印了大型古籍《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四库精编》《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等多部国家级重点图书,并投资建设线装书博物馆,为传承传统线装书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桥石影雕

金刚石与花岗岩的激烈碰撞,花鸟鱼虫在石头上妙笔生花。

省级非遗项目

石影雕,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在岩石上的影像。创作者用金刚石为尖的钢锥不断凿击花岗岩,黑色的石板上即留下或白或灰深浅不一、疏密不均的小点。石影雕完全依靠创作者手腕力度的大小轻重,利用黑白明暗成像原理来形成摄影效果,其画面细腻逼真,清晰生动、古朴高雅,且材质坚硬,可长久保存,堪称“中华一绝”,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石影雕是河北省吴桥县的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传至第五代。石影雕作品大致分为山水、虫鱼鸟兽、花草及人物肖像,其中人物肖像最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水平。

传承人方士英将石影雕作品真正变成了技艺高超、有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其艺术造诣在全国独一无二,所创作的人物肖像惟妙惟肖。

作品实物有《毛泽东》、《周恩来》、《胡锦涛夫妇》等中外领导人肖像,世界名画石影雕等作品。

 

写在最后,吴桥没有什么特别的,它不像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也没有层峦耸翠的崇山峻岭;好像经济一时之间也无法匹敌上海,赶超美国……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它是我的吴桥,我的城。是我们的吴桥,我们热爱的小城。

 

我们生在这里,在这里长大,这里的记忆留在我们的血液里,这里的一草一木有我们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情。

可能此时,我们已经远走他乡,可能我们还驻守在这片土地,吴桥,都一直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发展着、延续着、成长着、等待着……

作者/高晓梦  首发于/金鼎古籍

民俗文字来源《吴桥民俗》

——————————————————
补充:

我是小编本编,特来冒泡。

关于写家乡,其实我更多的是搜罗资料和整理文字。关于热爱,发表个人情怀,说我自己是创~作者,有点自夸了。 仍然,谢谢你们的喜欢这篇文章,谢谢你们喜欢吴桥。 一些朋友说我漏掉了农业文化,酒文化……诚然,吴桥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乡土人情,工艺和食品特产都是我们想要赞颂的,也是我想赞颂的,篇幅有限和个人认知有限,没能将吴桥的全部特色囊括其中,感谢海涵。 我是晓梦,坐标吴桥,向你问好!

其实,在吴桥最普遍,传承度最高的还属杂技。吴桥杂技可以用“三山四海五湖六合八荒九州”来形容,除了我们首先想到人体技能杂技,其实杂技包括杂技、魔术、气功、中幡、驯兽、舞狮、训白鼠、独台戏、拉洋片、二鬼摔跤、跑驴…… 非常非常丰富广泛的。吴桥宫面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wqjdgj.com/wodewuqiaowodecheng/6787643006f91.article_3_340.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邀你见证金鼎古籍12年!

在线客服

金鼎古籍客服QQ
金鼎古籍客服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2006-2025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开发区衡山道6号
电话:13703270687 0317-7345110 传真: 邮箱:wqgqs@163.com
QQ:406748693、821746771  冀ICP备12008604号-3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