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
宋刻本
雕版印书,至宋而大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到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宋代刻书的版式,前期刻书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亦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南宋晚期有的出现细黑口,也叫线黑口。版心有鱼尾,上鱼尾上方多镌本大小字数,上下鱼尾之间刻书名、卷次、页码,下鱼尾下方多镌刊工姓名,有时镌斋、堂、室名。前期刻书首行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序文、目录和书之正文不分开,互相连属。
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印书的纸张,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树皮、楮树皮、竹子为原料。专家们认为宋版书的用纸,尽管名色很多,就其质料来说,多数都是皮纸和竹纸(采李致忠说)。宋代刻印之书,由工于书法的人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因此鉴定明代后期刻本,讳字也是一个特点。明版书绵纸为多,也有竹纸。
清刻本
清代刻本繁多,综而观之,大致有如下特点:
①版式:一般是左右双边,或四周双边。大部分是白口,也有少数黑口,双鱼尾。行狭字细,字体瘦长,字行排列比较整齐,书前刻封面的较多,一般封面多刻三行字:中间一行是书名,字体略大,右行刻编著者,左刻藏版或雕梓者,有的把雕刻年月横刻在上栏线外。版式风格与晚明所刻之书,没有多大区别。康熙朝武英殿刻本,一般开本较大,版式铺陈,纸张洁白,装潢比较考究。
②字体:清刻最盛行的是沿用明代的方体字,称为“宋字”或“宋体”或“仿宋字”。其实与宋版的宋字毫无相同之处,后人又称这种字为“匠体字”。乾隆武英段聚珍版的枣木活字及私人一般木刻本活字本十之七八也都是这种方方正正的“匠体字”。嘉道以后,字体变得团头团脑,更加呆板。此外,别有一种正楷书写体,称为“软体”。因此又称上述“匠体字”为“硬体”。“软体”写刻,如康熙时杨卅诗局所刻诸书,郑燮自书上板的《板桥集》,金农自书的《冬心集》,皆为软体,风格独特,优美多姿,为世所称。
③纸张:清代刻书的印纸,名目繁多。最好的是开化纸(南方称桃花纸),其次是开化榜纸、罗纹纸、太史连纸、棉连纸、料半纸、粉连纸、玉版宣纸、毛边纸、毛太纸、官堆纸、美浓纸等等。开化纸是印书最优纸料,洁白细薄,柔软耐久,无帘纹而有韧性,为清初特产,比较贵重。清代内府刻书多用开化纸刷印。罗纹纸亦色泽洁白,质地柔软,有显著的横纹,所印之书,为版本收藏家所重视。一般刻书,最常见的还是竹纸。
④讳字:清刻本避讳几与宋本同样严格。避讳方法:一是缺笔。如康熙帝玄烨作“ 烨”,乾隆帝弘历作“ 历”。二是用代字或改字,如以元宁代玄。三是用小字注明,如注曰“高庙(乾隆)讳”、“宣庙(道光)讳”。
//wqjdgj.com/songyuanmingqinggechaodekebenshudetedian/676864216513e.article_6_197.html
下一篇:
古籍订线方法
上一篇:
宋元版式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