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年间刻本《楚辞》
叶德辉注1在《书林清话·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中有云:“夫以爱妾美婢换书,事似风雅,实则近於杀风景,此则佞宋之癖,入於膏肓。其为不情之举,殆有不可理论者矣。”此“佞宋”是指媚宋、迷宋,特别喜爱收藏宋版书籍。宋本向来受历代藏书家所珍视,“到了明正德、嘉靖年间,覆刻宋本风气颇盛,不仅翻刻宋本的内容,而且模刻宋本的版式、字体,故又称‘仿宋本’”。宋体字也就是在这种“仿宋”之风中形成的,所以这种成形于明朝的字体也被叫作宋体,由于这种字体非常适合印刷和阅读的需求,已经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中文印刷字体。本文所说的“佞宋”之“宋”,非指宋本,而延伸为“宋体字”,并尝试对宋体字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
【古代宋体的形成与发展】
雕版宋体字的形成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一本书要一字一句用手抄写,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一次也只能写出一份,一旦毁灭,便会失传。而唐代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注2,使书籍由手工抄写进入印刷复制时代。印刷字体的发展与印刷技术紧密相关,宋体字也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雕版印刷是先由专业的写工在薄纸上写好之后,再转摹到木板上,由刻工完成的。早期所刻的字体大都接近手写,后来为了易于书写和方便雕刻,“(明代)隆、万时有书工专写肤郭字样,谓之宋体”注3,这类肤郭字就是横轻直重、棱角峻厉、四角整齐的方块字。明正德、嘉靖年间,覆刻宋本风气颇盛,不仅翻刻宋本的内容,而且模刻宋本的版式、字体,所刻之书故又称“仿宋本”,宋体字也就是在这种“仿宋”之风中逐渐形成的。至清康熙十二年(1673),由皇家下令补刊经厂本的《文献通考》。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体,楷书均称软字。”从此将这种真正的明版字体正式称为宋体。注4
明嘉靖年间刻本《楚辞集注》
关于宋体字的形成时间,也有不同的说法。著名印刷史学者张秀民先生在《中国印刷史》中曾说:“这类肤郭方笔字,当时称‘宋体’,或称‘宋版字’或‘宋字样’,又称‘匠体字’。其实它与真正宋版字毫无相同之处。笔者曾翻阅了现存宋版书近四百种,从未发现此类呆板不灵的方块字,所以改称为‘明体字’或‘明朝字’,比较名副其实。”
李明君先生在《中国美术字图说》中谈到“宋体字是名副其实的宋代书体”。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认为“宋体美术字肇始于宋,成熟于元,普及于明清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其中引证了一些宋代的公文、钞币、合同等资料,上面有已经比较制式化、开始有宋体字特征的字体。并且李先生也强调:“假如将宋体字只局限在雕版印刷书籍书体,将无法解释这些北宋以后、明清以前大量的宋体字。”对比看李先生列举的明清之前的“制式文字”的图例,这些“具有宋体字一些特征”的字体更多是少数字的组合设计,也就是很像现在我们常说的logotype设计,并且比较图形化,应属于美术字的范畴,可以看出李明君先生更多的是从“文字设计”、“美术字”的宏观概念来说的;而张秀民先生则是从印刷字体的角度来说的,这些“制式文字”和印刷宋体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另外李先生所引的元代岳氏荆溪家塾刻本《论语集解》的字体虽然也已有宋体字的一些特征,比如横画的右边有类似三角的特征,但仍然还是楷体,具有强烈的书写性,正如文中所说:“它与明代正德以后十分成熟的宋体字在规律化和程式化方面尚有一些差距。”
这些资料也证明,宋体字的形成从宋代雕版楷体到明代成熟的宋体字,中间有着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作为一种印刷字体,宋体字是在明朝成熟并定型的,所以在日本以及港台地区,宋体字也被称为“明朝体”。
雕版宋体的发展
宋体字在成形之后,因其易写易刻并且规范齐整,“明清两代不论雕版与铜木活字,大都采用这种明字,形成了一种印刷体”。注5直到现在,宋体字仍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中文印刷字体。
明万历年间刻本《楚辞》
因为雕版印刷需要先书写整幅板子,再进行镌刻,所以早期的雕版字体具有强烈的书写性,并且还有不同的书写风格。随着印刷字体的不断制式化,字形的书写性越来越弱,以致被人们认为呆板僵硬,称为“硬体字”。如明代早期的雕版字体,虽还未定型为宋体字,但是已经比较规整、制式化了,都是属于“硬体字”的范畴。明代中晚期的雕版字体,其宋体特征已经十分成熟。
宋体与仿宋体
前文说到这种宋体其实并非真正的宋版书字体,而是名副其实的明版字体。那真正的宋版字体是什么呢?宋版书中多是雕版楷体,并且不同地区的刻本字体又各有特点,比如浙江刊本多是欧体风格,福建刊本多是柳体风格,四川刊本多是颜体风格。到民国初年,钱塘丁氏兄弟仿照宋代雕版楷书创制了“聚珍仿宋体”,这是重新设计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印刷字体。之后国内数家铸字机构竞相刻制各种仿宋体。后来传入日本,被称作“宋朝体”。
浙江地区宋刻本《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
古代活字宋体
雕版印刷虽然比手工抄写方便,但印一页书就要雕刻一块板,若印一部大书,需要大量的枣、梨等一类木板,且需要雕刻数年。若印其他的书,又得重新雕刻。于是,在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根据制作活字的材质不同,主要有泥、木、瓷、铜、锡活字等。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以及受到技术的限制,活字印刷术长期停留在简单的手工操作阶段,没有完成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它的许多长处难以体现,反显得不如雕版操作方便。这也才一定程度上致使活字印刷术发展缓慢,而雕版印刷长期占据着古代印刷的主流地位。
民国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慎子》
活字字体和雕版字体的设计有很大区别,因为雕版字体的镌刻是一气呵成的,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还有书法式的联系,而活字字体的每个字都是单独书写并镌刻,在排书时组合到一起。所以为了在编排时保证字与字之间的协调,必须在设计的时候注意单字的统一性,这样也就促进了宋体字的进一步定型。
古代的活字字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1726年的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这套铜活字比以往的字体笔画更加规范统一,字形方正,可谓“我国古代宋体字活字版发展成熟阶段的典范作品”。然而这套活字只印刷了这一套书之后便被藏在武英殿,先是被偷卖,后来又借口铸钱缺铜,将其全部熔为铜汁,实在可惜!
四川地区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
另外还有1787年的锡活字本《秦汉瓦当文字》,这个字体笔画更加方正规范,字形也非常接近现代宋体。然而由于活字印刷处于非主流地位,这些活字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若从字体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也是宋体字逐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近代宋体字的发展】
西方传教士对现代中文铅活字铸造技术的推动
到19世纪初,现代活字印刷术由欧美传入我国,传统的雕版与木字、铜字印刷遂趋衰落。法国、英国、美国以及新加坡等地先后都已用字模研制或使用中文活字。注6其中主要有香港字、美华字、美查字,而且这些都是宋体字。字模一开始是镌刻在坚硬的金属上的。为了减少字模,便将中文形声字的偏旁与原字分开,再加以拼接,也叫叠接字;不可分开的字仍是单字,这种拼合字,偏旁与原字比例不一,十分生硬,不够美观。
1838年,英国人戴尔在朋友的资助下研制钢模铸字,使得铸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还对汉字进行分类,对汉字的使用频率、字形结构进行研究。后来美国人柯理接力戴尔的工作,于1851年完成了小字字模的工作,所制造的活字清晰雅致,很受欢迎。因其制造于香港,故称为“香港字”。
1858年,美国长老会派姜别利来华主持宁波长老会印刷所。1860年底,华花圣经房迁至上海,改名美华书馆。注7姜别利发明了电镀法以制造字模。“其法是以纹理细密的黄杨木刻阳文字,镀制紫铜阴文,镶入黄铜壳子,雕镌之工大减,又可缩小活字之尺寸,而不失其明晰,字形又较美观。于是制成铅字一号至七号字七种,俗称‘宋字’。”因为这套铅字是由美华书馆出售,也称为“美华字”。姜别利创制的电镀制模技术是印刷史上的重要革新,并且他在戴尔的基础上更为广泛地统计了汉字的使用频率,并创制了排字架,大大方便了拣字、排字工作。
1884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组织图书集成局,创制了扁体铅字,称“美查字”。这个字体的字形大而特扁,与香港字、美华字不同,印刷时可以节省篇幅,但不甚美观。
日本铸字机构对现代铅活字宋体的完善
1869年,姜别利被日本人请去,随后他将电镀制模、铸造活字技术传给日本活版传习所的木本昌造,造成中文七号活字,又有特大的初号字,实际有八号字,被称为“明朝活字”。后来日本人认为中国的字体不够齐整美观,又重新刻制。当时日本著名的字体有筑地活字版所刻的筑地体,以及秀英舍刻制的秀英体。注8
欧美传教士对中文铅字铸字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为后来中文铅字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19世纪末铅印术在中国的普遍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欧美人在中国设计制作的中文活字字形还不够美观,后经日本的铸字社进行精细加工,使字体更加整齐规范,以至中国后来的宋体铅字大都进口自日本。
民国时期的铅活字宋体
关于民国时期的宋体字体,1937年姚竹天在《谈制造活字铜模》中说:“……距今七十八年,欧洲传教士为印教会书籍,由香港教会制成四号字大小之中国字一付,时称香港字,其后,日本仿制成大小七种,以供中国印书之用,谓之明朝体(即老宋体),用者便之,随后吾国亦均能自行刻制。”何步云在《中国活字小史》中也说道:“日本的字体大量向中国出口,此后中国的宋体字模,都向日本采购。”由此可见在这个时期,中国字模基本上都是从日本进口或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整补充的。这些字体在近年来所搜集的民国铅字样本中可见一斑。
另外姚竹天在《谈制造活字铜模》注9中还说道:“字体上之继续创制者,若老宋长形字、特大老宋……近中华、商务等又在长形之仿宋、老宋字旁加制注音符号字。”这里的注音符号字中的老宋体因为要与注音符号配合,字形瘦长,与以往的宋体有所不同,倒是与后来的“长宋体”非常接近。
【现代宋体的设计开发】
1956年,人民日报社提出革新标题字体,当时在人民出版社从事装帧工作的牟紫东先生应邀创写字体,到1958年设计完成4 000多字,1961年又进行完善补充,并首先在《人民日报》上使用,后将这种字体命名为“长牟体”,又称长宋体。1962年,牟紫东先生又根据长牟体设计了“扁牟体”,又称“扁宋体”。相对于之前的老宋体,牟体的笔画粗细对比没有那么强烈,笔画还参考楷书的一些写法,多了一些书写的味道。到70年代,时任主席的毛泽东由于视力下降,需要印制“大字本”的古典名著,用的就是长牟体。据上海印刷研究所字体设计师陈其瑞先生回忆,因为当时人民日报社备用的长牟体铅字不够,后来中央组织全国三大字模厂(上海字模一厂、湖北六〇五厂和北京新华字模厂)的字体设计师们,在上海一起重新书写了一套长牟体,用于印制“大字本”。
自新中国成立后到60年代这一时期,还大多在用旧有的字体,或者将其加以修正补充后重新翻刻字模。自从简化字推广后,出现了繁简混用的局面。比如对比看1961年版《辞海》试行本和后来1976年版《辞海》的内文字体,前者的字体还是解放前的旧字体,并掺杂一些后来补充的简化字;而后者的面貌在新字体的承载下,效果整齐规范,严谨而权威之感扑面而来,似乎不容辩驳和指摘。《辞海》的面貌是如何改变的?
现代宋体
字的发展又走向了何方?我们得从简体字的推广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内,整个出版行业依旧缺乏成套且整齐美观的印刷字体。同时,对于汉字的拉丁化和简化的反复运动式改造也趋于缓和,逐渐演变出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简体字。1960年,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活字研究室。1961年,由曾经的八级刻字工人、字体设计师钱惠明主持,字体设计室内部组成了“宋一”课题组,为新版《辞海》设计正文字体宋一。1965年版的《辞海》首次使用了定制字体——宋一和黑一。到了1963年,为《毛泽东选集》定制的宋二体设计工程也开始了。
宋一和宋二都是优秀的正文字体。宋一隽秀清雅,笔画粗细对比度小,适合文字量大的书籍。宋二的笔画对比稍大,版面灰度舒适。宋一体前后共设计了60 000多字,宋二也有16 000余字。进入数字化电脑字体时代后,各家字体公司出品的宋体字基本上都是以宋一和宋二为蓝本。以宋一为基础的方正宋体超大字符集达到了70 486字。2011年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开发的字典宋体,字库也达到了70 244字。1964年,字体设计师施渭峰主持设计了为《毛主席诗词》配套的宋三体。相比宋一和宋二,宋三字型瘦长,笔画带有稍许版刻意味,十分适合诗词的内容。相较最近几年版刻风格字体设计的热潮,专为竖排诗词而设计的宋三可谓是先驱和典范。
关于宋四体,存在着各种模糊不清的线索:有人认为它是由宋二粗体演变而来的;有人认为它是1966年开始设计的一款配合宋三的标题字体,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还有人认为由于避讳谐音“送死”,它在后来改名成了宋五;还有一种说法是,它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徐学成主持设计的“康熙字典宋”……
1961年,为了配合出版《毛泽东选集》竖排本,北京新华字模厂组织设计了61-1宋体,有7300字。1962年又设计了6183字的繁体,主要用于排印古籍书正文。1964年,北京新华字模厂组织设计了64-1宋体,有7300字,主要用于排印书、报刊正文。除此之外,几大字模厂还设计了其他的宋体,如中宋、粗扁宋、细扁宋、行头宋体等。
数字化宋体
进入电脑时代之后,人们开始对以前的铅字字体进行数字化。所以我们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用到的宋体字,很多是铅字时代的遗产。
90年代初期,北大方正、《人民日报》社、中国印刷物资公司、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单位在北京召开了关于“报宋”的研讨会。为满足出版、印刷界对印刷字体不断提高的要求,研讨会决定开发一款“新报宋”,后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高级字体设计师谢培元先生承担此任务。1995年,谢培元完成全部的设计,1997年由北大方正制作成电脑字库。
新报宋是针对现在电脑字库的要求而量身定做的,在结构上参考了日本印刷字体的设计风格,既体现汉字个性的表现,又注重整体结构的统一,有良好的编排效果。在数字化上也运用了更新的软件技术,可以保证新报宋输出小字更加清晰隽永,整体版面更加均匀、圆润。
虽然之前的牟体有长体和扁体,已经有了这种类似字族的概念,但是相对西方的字体家族来讲,层级比较少,而且只是长扁形状的变化。直到方正字体推出了雅宋系列,把西文的字体家族概念真正引入宋体字的设计中,宋体字才算迈入了系列化、层级化的发展阶段。所谓的字体家族,就是指具有相同字型而粗细不同的字体系列,在版式设计中,更有利于信息层级的区分和版面灰度的协调。
回顾与前进
在中华文化圈内认知度最高的宋体字,始终扮演着独特的文化角色——传承信息和文明。回顾它的前世今生,技术条件和时代精神决定着其发展走向和面貌。在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开放的时代,我们不能只知追赶最新最时髦的技术和潮流,而忽视传统和历史中多样化的人文精神及表现手段。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的表达,传统的表达与现代的诉求……探索和尝试的天地是无限的。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默默宋体,活水继流。
注1 叶德辉(1864-1927年4月11日),文字版本学家。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到
吏部任职不久便以乞养为名返湘居故里。精于版本目录学,撰写了系统的书史《书林清话》。
注2 张秀民《雕版印刷开始于唐初贞观说》,载于《雕版印刷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
注3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注4 张道一《美哉汉字》,英文汉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注5 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注6 韩琦《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对中文活字之研制》,载于《活字印刷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
注7 苏精《铸以代刻: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台湾大学,2014年。
注8 何步云《中国活字小史》,载于《活字印刷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
注9 载于《艺文印刷月刊》,第一卷第九期,1937年。
//wqjdgj.com/songtizidexingchengyufazhan/6778ca9841c11.article_6_195.html
下一篇:
宋元版式的差异
上一篇:
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