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庆阮元得宋王复斋藏宋拓钟鼎款识,请名工周良据之摹刻,并附隶书手写体考释,成《钟鼎款识》一书。收录上古三代青铜器拓片、铭文,有摹刻青铜器形拓片,有尺寸说明,有释文,有名家考辨文字,有宋元明清多位金石大家题跋,历代大家钤印亦一一摹录。又其书品极阔大可喜,除明清内府刻书,民间少见如此气象。且摹刻精细,用纸上乘,隶书手写体神采奕奕,甚是可人。道光间汉阳叶志诜据嘉庆阮元刻本影刊,摹刻传神,可媲美原版,书品亦甚宏阔。今偶得原刻翻刻二本,相互比对,并附与其相关人物之简介,略陈于下。
一、清代阮元影刻王厚之宋拓原本
《宋王复斋钟鼎款识》一册,白口,四周无边,无鱼尾,版心上部刻书名,下部刻“积古斋藏宋榻摹刻”。每页版框尺寸不同。
书名页左侧题字用篆文:“钟鼎款识”,落款用篆文:“项元汴玩赏 天籁阁记”,有“积古斋”和“子京所藏”墨印两枚。右侧阮元隶书所作序:“宋拓钟鼎款识,原册计三十叶,宋复斋王氏所集,计五十九器,内有青笺者十五器,为毕良史所收,末页楚公夜雨雷钟重见,玩其题识,皆复斋之笔也。扬州阮氏积古斋所藏,嘉庆七年秋勒成册。”下落“阮氏之印”一枚。右下角写“周良谨摹”。书名页后有赵松雪题写书名,每字占一页。
原刻本首页
二、叶志诜道光翻刻本之由来
叶志诜在翻刻本后跋曰:“右宋王复斋款识原册,旧藏仪徵阮太傅家,曩携至都门,曾假观数月,不意癸卯春毁于火,并板片失之。戊申夏四月,志诜就养南行道,出扬州,谒太傅话旧,以原刻初印本嘱为重锓,秋七月抵羊城,选工伐木三月之久,悉心校刻,乃还旧观。道光二十有八年冬十月汉阳叶志诜识于粤东抚属之颐安室,时年七十。”
从跋中可知原版板片在道光间就已毁掉,说明原刻本都是初刷或较初刷,不存在晚于道光的后刷本。叶志诜重刻是原刻本阮元太傅“嘱为重锓”。全书正文无异。
翻刻本首页
叶志诜跋
三、道光叶氏翻刻本与原刻不同处
1、二者尺寸大小不同。翻刻比原刻同宽而略短。
原刻: 尺寸46.9×29 首页半框34.6×22.5
翻刻: 尺寸40.5×29 首页半框32.4×22.5
2、首页右侧阮元序后多出“道光二十八年冬十月 汉阳叶氏重摹刻本”一行。
3、原刻本每隔几页版心中有刻工名,翻刻本无。
4、翻刻本后有叶志诜、陈其锟二人的跋。
二者首页对比图
另有民国陈乃乾《百一庐金石丛书》十种,收入《钟鼎款识》一书,惜未缘得见。
四、摘录相关文献四则
阮元弟子李遇孙著《金石学录》,取“王厚之”、“赵孟頫”、“阮元”三则:
王厚之著《复斋碑录》,又著《石鼓文诅楚文音》。施宿称其“稽古成癖,至忘饿渴,石鼓考辨,尤为精诣”。又绍兴中,秦相子熺居赐第十九年,日治书画碑刻,因辑所藏《钟鼎款识》一册,后归顺伯,每款钤以“复斋珍玩”、“厚之私印”,且为释文,疏其藏弆之所。此册辗转流传。国初曹倦圃、朱竹垞、马衎斋藏后,今为阮氏琅嬛仙馆所刊。又案,积古斋跋云:“王氏款识五十九种,皆复斋所辑,拓本中有毕良史笺识十五器,乃秦熺之物。此外周师旦鼎、楚公钟、虢姜鼎,亦一德格天阁中之物。其余数十种,则朱敦儒、刘炎、张诏、洪邃等人所藏,其方城范氏古钟及末页楚公钟,乃石公弼所藏北宋拓本,复斋得之绩于册后者也。因备录以存其姓氏。”
“赵孟頫藏复斋所辑款识,用大雅印章。兼书薛尚功考证于《曾侯钟》后,册首钟鼎款识四篆字,亦其所书。于时,钱德平、柯九思、王蒙、陈惟寅均赏鉴是册,有图记。”
“阮宫保元辑《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与薛氏同其体例而精博过之。近时讲金石之学者,金少而石多,吾师此书专以款识名,为薛氏后不可缺之书,薛尚功所辑共四百九十三器而积古斋有五百六十器之多,绝后超前,殆无其匹,所著《研经室文集》亦多考证金石之文,又重摹天一阁所藏北宋本《石鼓文》、《西岳华山庙碑》,又石经仪礼考,皆有功于金石。视学山东时,成《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抚浙时,复辑《两浙金石志》。朱为弼酷嗜古金文字,师称其能辨识疑问,稽考古籍,国邑大夫之名有可补经传所未备者,偏旁篆籀之字有可补说文所未及者。开府两浙招至节署,赞成款识一书。又师辑《山左金石志》,引朱朗斋及何梦华为助同事者,除武虚谷、段赤亭、颜运生、桂未谷、李铁桥,俱另见外。尚有江凤彝、陆绳、李伊晋,师称其雅志好古,藏获颇富。《晋任城太守孙夫人碑》即江秬香于新泰县张孙庄搜得,始传于世。
林钧《石庐金石书志》卷八如是评价此书:“宋人著录金石,如《考古》、《博古》、《薛尚功款识》等书,皆属摹刻,独此为原器拓片。数百年来,屡经名人收藏题跋,尤为足矣。”
五、相关人物、器物简介
1、王复斋
王厚之(1131-1204)字顺伯,号复斋(《宋元学案》卷五八)。江西临川人。南宋著名金石学家、语文学家、理学家和藏书家。
其先(曾高祖为王安石弟王安礼,曾祖为金紫光禄大夫王防,祖父王榕知诸暨县,父王王咸,知通州),徙诸暨璜山镇(今属浙江)。厚之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稍长即喜金石之学。性格忠恳内出,刚直不阿。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以乡荐入太学。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淳熙十二年(1185),监都进奏院。十五年,为秘书郎兼权仓部郎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七)。十六年,除淮南路转运判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移两浙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五年(1194),由知临安府以事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一八)。
厚之修古好学,精思博考,深通籀篆。案牍之暇,对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拓本,更是刻意搜求访购。《康熙诸暨县志》称其“所积书籍,甲于海内”。出入尝以右军《茧纸建安帖》自随。每得一书一器,必校勘整理,考订签题,审其真伪,摘其疵谬,孜孜不倦于金石碑碣之学。与米芾都以善鉴书画而闻名当时。
著有《复斋金石录》、《复斋印谱》、《钟鼎款识》、《考异》、《考古印章》、《汉晋印章图谱》、《题跋周宣王石鼓文》、《石鼓音释》、《考订秦惠王诅楚文》等。宁宗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四,葬宝峰岭宝林寺旁(今属璜山镇)。《会稽续志》卷五有传。王厚之所著受历代学者之推崇。清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答临川杂问帖》云:“顺伯长碑碣之学。今传于世者,有《复斋碑录》。宋人言金石之学者,欧、刘、赵、洪四家而外,首推顺伯”。明代沈明臣在《集古印谱》序中:“古无印谱,谱自宋王厚之顺伯始。”
2、毕良史
宋(?至一一五〇),少董,蔡州(今河南汝南)人,一作代州(今山西大同)人。士安孙。绍兴间进士,善作窠木、竹石、云龙。喜字学,得晋、唐人笔法,尤工小楷。少游京师,以买卖古器、字画之属,出入贵人之门。当时谓之毕偿卖(米芾画史作"常卖")。兵火后侨寓兴国军,江西漕将蒋灿喜其辨慧,资给赴行在。时高宗搜访古玩,恨未有辨其真伪者,得良史甚悦。补文学,权知东明县。到县搜求古器书画,复载以达行在。高宗大喜,改京秩,栖迟辇下,人又号毕骨董。
3、薛尚功
薛尚功,字用敏,钱塘人。南宋绍兴年间为通直郎,后官至佥书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博洽好古,精通篆籀,尤好钟鼎书,有钟鼎彝器款识及钟鼎篆韵行于世,著有《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20卷,收铭文511件,绝大部分是商周铜器铭文。现存该书宋拓本石刻残卷、残叶藏于上海图书馆等处。以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为基础,广泛辑录,考释古器铭文,汇历代考释诸家之大成,并加以比较分析,有勘误订伪之功,对考据之学颇有裨益。另有《重广钟鼎篆韵》7卷,已佚。
4、楚公夜雨雷钟
楚公夜雨雷钟
阮元在序中所提到的“楚公夜雨雷钟”,据说是宋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发现于湖北鄂州嘉鱼县太平湖,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早期有铭楚器, 其铭文有“夜雨雷”三字,遂又名“夜雨雷钟”.由于原器早佚,目前见到的只是后来的摹录翻刻本。1934年沙孟海在南京,偶然有感,于是截取用来作书斋名,并镌“夜雨雷斋”印。
5、阮元
阮元(1764~1849),扬州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详细介绍可参考百度词条“阮元”。
6、叶志诜
叶志诜(1779~1863)清学者、藏书家。字东卿,晚号遂翁、淡翁。湖北汉阳人。善书法,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跋圣教序时年七十一。卒年八十五。父叶继雯,已有相当规模藏书。贡生出身,嘉庆九年(1804)入翰林院,官国子监典簿,升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辞官归。学问渊博,游于翁方纲、刘墉门下,长于金石文字之学,能辨其源流,剖析毫芒。收藏金石、书画、古今图书甚富。从秦汉史籍中推求考证历代官制异同,所藏金石古物,在《筠清馆金石录》中多采录。清著名学者叶昌炽曾阅览过他的藏书,称他收罗广泛。藏书楼有“简学斋”、“平安馆”、“怡怡草堂”、“兰话堂”、“二垒轩”、“二百兰亭斋”等。编撰有《平安馆书目》。藏书后由北京琉璃厂宝名斋主人李炳勋购去100箱,古铜器物亦在其中。藏书印有“叶志铣及见记”、“居汉之阳”、“东卿校读”、“师竹斋图书”、“淡翁印”、“叶印志铣”、“淡翁”、“叶氏平安馆记”、“东卿过眼”、“汉阳叶氏珍藏”、“平安馆”等。著作主要有《咏古录》、《识字录》、《金山鼎考》、《寿年录》、《上第录》、《稽古录》、《神农本草传》、《平安馆诗文集》、《简学斋文集》等。
7、李遇孙
字庆伯,号金澜,浙江嘉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幼传祖训,淹贯经史。嘉庆六年(公元一八0一年)优贡生。官处州府训导。遇孙著有诗文集十八卷,随笔六卷,《天香录》八卷,《古文苑拾遗》十卷,《日知录补正》一卷,校正一卷,《金石学录》四卷,《括苍金石志》八卷,《芝省斋碑录》八卷,《尚书隶古定释文》八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wqjdgj.com/ruanyuanmokesongwangfuzhaizhongdingkuanzhijiqidaoguangfankeben/6783419425baf.article_6_241.html
下一篇:
沈从文援手卞之琳:为其诗集写附记、出资
上一篇:
千年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作者之谜